各学院(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 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 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加快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校决定举办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具体通知如下:
一、赛道和组别设置
大赛设置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产业命题赛道三个赛道。高教主赛道分为中国大陆参赛项目、国际参赛项目两个类别,各类别设置本科生创意组、本科生初创组、本科生成长组、研究生创意组、研究生初创组、研究生成长组六个组别。“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设置公益组、创意组、创业组三个组别。
国际参赛项目的邀请通知、产业命题赛道的比赛通知将另行发布。
二、参赛申报人(负责人)、团队、项目条件:
赛道 | 组别 | 申报人条件 | 团队条件 | 项目条件 | |
高教主赛道 | 本科生创意组 | 在校本科生 | 在校本科生,3-15人 | 1. 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 3. 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能参加本组比赛(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参赛申报人排名第一的除外)。 | |
研究生创意组 | 在校研究生 | 在校或毕业5年内研究生、本科生,3-15人 | |||
本科生初创组 | 在校或毕业5年内本科生,企业法人 | 在校或毕业5年内本科生,3-15人 | 1.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9年3月1日及以后注册); 2.企业法定代表人在2022年4月8日及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 | ||
研究生初创组 | 在校或毕业5年内研究生,企业法人 | 在校或毕业5年内研究生、本科生,3-15人 | |||
本科生成长组 | 在校或毕业5年内本科生,企业法人 | 在校或毕业5年内本科生,3-15人 | 1.工商登记注册3年以上(2019年3月1日前注册); 2.企业法定代表人在2022年4月8日及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 | ||
研究生成长组 | 在校或毕业5年内研究生,企业法人 | 在校或毕业5年内研究生、本科生,3-15人 | |||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 公益组 | 在校或毕业5年内学生,项目负责人 | 在校或毕业5年内学生,3-15人 | 1.参赛项目不以营利为目标,积极弘扬公益精神,在公益服务领域具有较好的创意、产品或服务模式的创业计划和实践。 未注册成立公益机构(或社会组织)的项目均可参赛。 | |
创意组 | 在校或毕业5年内学生,项目负责人 | 在校或毕业5年内学生,3-15人 | 1.参赛项目基于专业和学科背景或相关资源,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 推动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 | ||
创业组 | 在校或毕业5年内学生,企业法人 | 在校或毕业5年内学生,3-15人 | 1.参赛项目以商业手段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推动共同富裕。 3.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 ||
产业命题赛道 |
| 在校或毕业5年内学生 | 在校或毕业5年内学生,高校教师,3-15人 | 1.参赛团队所提交的命题对策须符合所答企业命题要求。 2.参赛团队须对提交的应答材料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物权。 3.参赛项目中的教师须为高校教师(2022 年 7 月 31 日前正式入职)。 | |
注:参赛学生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7年3月1日及以后出生)。具体参赛要求,参照附件4《教育部关于举办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三、赛程安排
本次参赛以学院(部)为单位,鼓励跨学院(部)联合申报。具体赛程安排如下:
(一)报名(4月11日-17日)
1.以学院(部)为单位报送报名电子材料。参赛项目填写《苏州大学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报名表》(附件1)并撰写商业计划书(商业计划书提纲要求见附件3)。学院(部)收集汇总参赛项目,审核参赛资格后填写《苏州大学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报名汇总表》(附件2)。
2.报送材料:学院(部)汇总表、各项目报名表和商业计划书。如有项目PPT、视频,可以一同报送。
3.报送时间、方式:2021年4月17日前,发送至邮箱,邮件名称为“xx学院互联网+校赛报名”,邮件附件限1个,请以压缩包形式发送。各参赛项目的报名材料须包含参赛报名表+商业计划书,以“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学院名称”命名保存。
4.所有参赛项目,均需要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org.cn)或大赛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报名。大赛的网上报名系统开放时间为4月15日至25日。
(二)初赛(4月下旬)
初赛采用评阅参赛项目电子资料的方式,评选出约占报名总数7%的项目进入复赛。
(三)复赛(5月上旬)
复赛采用项目路演及答辩的方式,评选出约占报名总数4%的项目进入决赛。
(四)决赛(5月中旬)
决赛采用项目路演及答辩的方式,评选出约占报名总数2%的项目获得一等奖。
四、奖项设置
1.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一等奖数量约占报名总数的2%,二等奖数量约占报名总数的3%,三等奖数量约占报名总数的5%。
2.设优秀组织奖。根据学院(部)上报项目的质量、数量以及支持力度等作综合评估,约12项。
3.设优秀指导教师奖。一等奖项目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五、其他事项
1.本届大赛由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教务处、学生工作部(处)、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团委、科学技术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处、招生就业处联合举办。
2.学院(部)参加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数量不得少于应报名数量,重点推荐项目总数不得多于限额(详见附件6)。
3.鼓励学院(部)组织院级选拔赛,对于有效组织院级选拔赛的学院(部),增加2-4个重点推荐名额。
4. 本届大赛评审规则遵照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评审规则,在第八届大赛评审规则发布前,暂时参照第七届大赛评审规则。
5.本次大赛不收取报名费用。
6.大赛联系人:刘老师。
特此通知。
附件1: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报名表.docx
附件2: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报名汇总表.xlsx
附件4:教育部关于举办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1).pdf
附件5: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评审规则.docx
附件6:第八届“互联网+”大赛学院(部)应报名数量、重点推荐名额.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