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教育直播平台融合了直播、大数据分析等技术,通过PC、微信等多元化渠道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交互性强、实用性强且精准的生涯规划指导服务,做到全程化、全覆盖。

双创教育直播平台为高校、学生提供的核心内容模块:

1.课程:根据当前国家对就业、创业教育的要求以及教育教学形式、大学生就创业知识需求的发展,采用动画、教师讲解视频、案例分析、PPT 展示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专业、实用的系列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微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就创业能力素质。

2.直播讲堂:采用先进的直播技术,通过移动端、PC 端均可观看直播或回放直播内容(含知识讲座、校友分享、社会导师讲授、用人单位宣讲等),云渠道解决高校师资、场地和时间限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学习效果。此外,还辅以图说就业、学长说就业、考试、作业、测评、生涯规划书、简历模板等资源,以满足高校教学任务需求及学生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需求。

苏州大学双创教育直播平台使用对象:苏州大学双创教育直播平台共覆盖32190 名学生,其中不同年级覆盖规模分别为2015 级(108 人)、2016 级(6240 人)、2017级(6323 人)、2018 级(6379 人)、2019 级(6473 人)和2020 级(6667 人)


苏州大学双创教育直播平台使用流程:1.平台登录:学生通过使用学校域名suda+个人学号(例如:suda20200001)即可登录,并使用平台内的所有内容进行学习,提升自身能力。2.学习任务安排:辅导员老师可根据本校学习计划在双创教育直播平台中找到相应的学习视频,制定本校在线学习计划。发布学习计划之后,相对应的学生即可看到老师安排的教学计划,并开始进行学习。3.学校活动推广:可通过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发出通知,通知学生通过平台学习学校安排的就创业课程。同时配合线上活动进行宣传。



一、双创教育直播平台总体使用情况

截止到2020 10 20 日,苏州大学双创教育直播平台整体使用情况详见下表:

学校共有27338 名学生通过双创教育直播平台进行课程学习,学生总体在线时长约为1067543 学时,总体看课约为430044 个学时;人均在线时长约为39 学时,人均看课时长约为15.7 个学时。(以上数据均以45 分钟/学时计算)


截止2020 10 20 日,累计在线时长超过1000 分钟人数达到19682人,最高在线时长58880 分钟;累计27338 名学生通过平台观看视频进行学习,单人最高看课时长达3719 分钟。截止到数据统计时刻,平台总看课时长仍在持续增长。


二、各院系双创教育直播平台使用情况

(一)院系登录次数统计

截止到2020 10 20 日,从各院系学生平台总登录次数来看,医学部位居首位,达到37880 次,这与院系学生规模及平台学习人数密切相关。从各院系学生平均登录次数来看,均处于1 次以上;其中教育学院(8.78 次)、王健法学院(8.41次)和传媒学院(7.91 次)学生平均登录次数位居前三。


(二)院系在线情况统计

截止到2020 10 20 日,各院系学生平均在线时长均处于2 学时以上(以45 分钟/学时计算);其中艺术学院、金螳螂建筑学院学生平均在线时长相对较高,分别达到了41.78 学时、41.28 学时。

(三)院系看课情况统计

截止到2020 10 20 日,各院系学生平均看课时长均处于12 学时以上(以45 分钟/学时计算);其中政治与艺术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生平均看课时长相对较高,分别达到了16.68 学时、14.85 学时。

截止到2020 10 20 日期间,学校纳入教学计划的课程包含了建立生涯与职业意识、探索环境、探索职业等。此外,学生点击观看频次占比位居前五位的课程

如下图所示。

三、小结及建议

综上数据结果可知,在苏州大学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支持(纳入教学计划、宣传推广等)下,学生对双创教育直播平台的参与和使用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平台的课程质量得到使用学生的广泛认可。另外,学院学生在课业之余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完成教师所布置的教学计划任务的同时,学生对于平台中职业规划、求职指导、创新思维模块相关系列课程具有较高的兴趣并有较高的点击观看量,可见在校生对踏上职业生涯过程中的择业、求职技能及思维能力等方面具有较高关注。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及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形下,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和复杂。学生对未来就业市场的择业预期和就业心理也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提高学生择业技能及适应性,也在深入探索和开发相应平台教学与学习内容,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并通过积分商城、问答版块,提升大学生学习生涯规划和创新创业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真正“乐学”。与此同时,为提高学校平台使用率和覆盖面,学校应以二级学院为主体,加大平台学习推广力度,引导各二级学院学生全面参与。定期开展学习月或者学习季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平台内容,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