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部):

     为积极响应新时代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部署精神,进一步推进我校“双一流”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持续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力,全面营良好的创新创业校园氛围,展示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投资对接平台,遴选优秀团队参加省级和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我校拟举办苏州大学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比赛设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现将有关事项预通知如下:

     一、赛道要求、参赛对象、类型及组别:     

赛道

组别

申报人

参赛团队
(含申报人)

参赛条件

高教主赛道

创意组

我校在校生,团队负责人

在校生,3-15人

1.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

2.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

初创组

我校在校生、毕业5年内毕业生,企业法人

在校生、毕业5年内毕业生,3-15人

1.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

2.获得股权投资不超过1轮次;

3.参赛企业法人代表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成长组

我校在校生、毕业5年内毕业生,企业法人

在校生、毕业5年内毕业生,3-15人

1.工商登记注册3年以上或股权投资2轮次以上;

2.法人代表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师生共创组

我校在校生、毕业5年内毕业生

在校生、毕业5年内毕业生,3-15人

1.基于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或者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创业且教师所占权重比例大于学生;

2.如已经注册公司,注册年限不得超过5年,师生均可为公司法人代表;

3.股权结构中,师生股权合并计算不低于51%,且学生参赛成员合计股份不低于10%。

国际组

海外高校在校生、毕业5年内毕业生,团队负责人或企业法人

海外高校在校生、毕业5年内毕业生,3-15人

1.完成工商登记注册或者未完成项目均可参加;

2.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法人代表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3.参赛项目的推荐单位须为苏州大学二级学院(部)。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公益组

我校在校生、毕业5年内毕业生,团队负责人

在校生、毕业5年内毕业生,3-15人

1.以社会价值为导向,在公益服务领域具有较好的创意、产品或服务模式的创业计划和实践。

2.申报主体为独立的公益项目或者社会组织,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益机构(或社会组织)的项目均可

商业组

我校在校生、毕业5年内毕业生,团队负责人或企业法人

在校生、毕业5年内毕业生,3-15人

1.以商业手段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的痛点问题、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融合。

2.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司的项目均可参赛。

3.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人代表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如已注册成立机构或公司,学生须为法人代表。


     注:毕业五年内毕业生是指20166月及以后毕业的学生。


    二、赛程安排

     本次参赛以学院(部)为单位,鼓励跨学院(部)联合申报。具体赛程安排如下:

     (一)宣传动员(1月-2月)

     请各学院(部)面向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毕业5年内校友、在校教师、海外高校师生等,积极宣传、深入挖掘、多渠道搜集各类参赛项目。

     (二)预报名(3月上中旬)

     各学院(部)摸排计划参赛项目情况,并填写《苏州大学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报名汇总表》(附件2)。于2021年3月14日前将报名汇总表发送到邮箱shuangchuang@suda.edu.cn,邮件名称为“xx学院互联网+校赛预报名”。

     (三)正式报名(3月下旬-4月中旬)

    1、以学院(部)为单位报送报名电子材料。参赛项目填写《苏州大学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报名表》(附件1)并撰写商业计划书(商业计划书提纲要求见附件3)。学院(部)收集汇总参赛项目,审核参赛资格后填写《苏州大学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报名汇总表》(附件2)。

    2、报送材料:学院(部)汇总表(EXCEL版本、有盖章的扫描件各1份),各项目报名表和商业计划书(如有参赛项目PPT、视频,可以一同报送)。

    3、报送时间、方式:2021年4月10日前,发送至邮箱shuangchuang@suda.edu.cn,邮件名称为“xx学院互联网+校赛报名”,邮件附件限1个,请以压缩包形式发送。各参赛项目的报名材料须包含参赛报名表+商业计划书,以“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学院名称”命名保存。

    4、所有参赛项目,均需要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org.cn)或大赛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报名。大赛的报名系统尚未开放,具体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四)初赛(4月中下旬)

   初赛采用评阅参赛项目电子资料的方式。邀请历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省赛评委、知名创业人、行业专家等组成初赛评审委员会,根据项目团队提交的参赛材料,进行初赛评审,评选出约报名总数10%的项目进入复赛。

   (五)复赛(5月上旬)

   复赛采用项目路演及答辩的方式。邀请历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省赛评委、知名创业人、行业专家等担任复赛评委,评选出约报名总数5%的项目进入决赛。

   (六)决赛(5月中旬)

    决赛采用项目路演及答辩的方式。邀请历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省赛评委、知名创业人、行业专家等担任复赛评委。评选出约报名总数2%的项目获得一等奖。

 

    三、奖项设置

    1、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一等奖约占报名总数的2%,二等奖约占报名总数的3%,三等奖约占报名总数的5%。

    2、设优秀组织奖约10个。根据学院(部)上报项目的质量、数量以及支持力度等作综合评估。“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设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5个。

     3、设优秀指导教师奖。一等奖项目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四、其他事项

    1、此通知为预通知,赛道要求、参赛对象、类型及组别等为2020年第六届大赛的要求,仅供参考,最终要求以2021年教育部将发布的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通知为准。赛程安排及评审规则、奖项设置等以正式通知为准。

    2、本届大赛由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教务部、科学技术研究部、人文社会科学处、团委、发展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举办。

    3、本次大赛不收取报名费用。

    4、大赛工作电话:0512-65882463,联系人:刘老师。

   

    特此通知。

附件1:苏州大学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报名表.docx

附件2:苏州大学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报名汇总表.xlsx

附件3: 商业计划书提纲.doc

附件4:教育部关于举办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doc

附件5: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评审规则.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