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28日,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苏省选拔赛决赛在常州大学举办。经过大赛书面评审和现场答辩等环节的激烈角逐,我校在主体赛事中,斩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在黑科技专项赛中,1件作品获评“星系级”作品,3件作品获评“恒星级”作品,2件作品获评“行星级”作品,1件作品获“卫星级”作品;在红色专项活动,2件作品获一等奖,6件作品获二等奖,1件作品获三等奖。我校3件参赛作品入围国赛主体赛名单,学校蝉联“优胜杯”。

备赛期间,创新创业学院统一部署,积极挖掘培育优质项目,组织了校级初赛、复赛、决赛及省赛项目选拔赛、专家一对一指导、礼仪培训、模拟答辩、赛事规则解读等一系列活动。共组织全校789个项目、4780名学生报名参赛。相关学院和部门大力支持,参赛师生热情投入、全力以赴备战江苏省选拔赛决赛。
第十八届“挑战杯”竞赛全国决赛将于10月在贵州大学举行,我校参赛团队将以江苏省赛为契机,结合比赛中专家评委给出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提升,力争在全国比赛中再创佳绩。

附获奖名单:
主体赛获奖名单 | ||
所获奖项 | 作品名称 | 推荐学院 |
特等奖 | 碳离子响应的非编码RNA对乏氧肺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 | 苏州医学院 |
一等奖 | 民法典时代我国婚检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基于13348份问卷、82份判决以及苏沪豫三地调研的分析 | 王健法学院 |
一等奖 | 磁悬浮血泵基准模型及体外测试平台 | 机电工程学院 |
一等奖 | 轨道车辆传动齿轮箱健康管理专家 | 轨道交通学院 |
二等奖 | 长护有险,失能有护——长江经济带第一批长护险试点城市失能老人长期护理的机构实践研究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二等奖 | 离子液体浸出剂的制备及其对废旧锂离子电池的绿色回收 |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 |
二等奖 | 有机半导体单晶材料及其高增益、低功耗场效应晶体管 | 纳米科学技术学院 |
二等奖 | 守护生命健康的先行者—天然长效抗菌抗炎医用蚕丝缝合线 | 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 |
三等奖 | 面向RISC-V架构微处理器构建通用嵌入式计算机GEC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三等奖 | Circ_0001367调控脑胶质瘤增殖和侵袭的分子机制 | 苏州医学院 |
“黑科技”专项赛获奖名单 | ||
所获奖项 | 作品名称 | 推荐学院 |
星系级 | “定向生物巡航导弹”—基于多功能微流控芯片的免疫细胞电转染系统 | 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
恒星级 | 破“景”重圆--助力未来显示的高效自修复发光薄膜 |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
恒星级 | 椎健康——新型载药纳米纤维支架助力椎间盘退变治疗 | 苏州医学院 |
恒星级 | 面向病毒检测的磁流体机器人自动化并行控制技术 | 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
行星级 | 基于水伏-光伏耦合效应的硅基全天候能源收集装置 | 纳米科学技术学院 |
行星级 | “碳”囊“去污”--基于SCF-CO2绿色清洗技术的新时代先锋 | 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 |
卫星级 | 医影重重 | 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
红色专项活动获奖名单 | ||
学校 | 作品名称 | 推荐学院 |
一等奖 | 红色之河——以京杭大运河看苏州革命岁月的红色印记 | 苏州医学院 |
一等奖 | 乡影——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现状调研 | 苏州医学院 |
二等奖 | 探寻红色印记,启航初心之旅 | 文学院 |
二等奖 | 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六千万分之一 退役军人现状调研档案 | 传媒学院 |
二等奖 | 探志愿事业发展,延青春奉献力量——探索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志愿服务信息一体化平台的发展路径 | 传媒学院 |
二等奖 | “红”心铸魂,“柚”逐新梦:新时代下高校理论宣讲实践团建设路径探究——以“小红柚”理论宣讲实践团为例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二等奖 | 扎根红土地,让青春之花在基层绽放——江苏省高校研究生基层就业情况调研 | 教育学院 |
二等奖 | 红色农村的亿万分之一——乡村全面振兴下多元主体协同推进乡村建设研究 | 机电工程学院 |
三等奖 | 医心向党,星火燎原:探析姑苏模式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助推作用 | 苏州医学院 |